欢迎来到津梁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简报   >   正文

学生工作简报第15期 新闻与传播学院:走向积极而诗意的德育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18-09-10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生工作处和校团委的指导下,我院的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日常管理为基础,以学生教育引导为契点,以学生人文素养建设为重点,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发展学生的优势与美德,优化学生素质,塑造积极的人格,实践积极而诗意的德育。

一、在积极教育的引领下,建立健全适合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生的“诗意的德育积极建设三阵地教育模式。

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足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业特色,实行主动出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专业使命感和卓越影响力的“新闻人”,打造了“诗意的德育积极建设三阵地”教育模式,即——“新媒体建设阵地”、“专业媒体建设阵地”和“文化活动建设阵地”。

2016年新闻与传播学院与衡阳市旅游外乔民宗局合作,打造“乐游衡阳”微信公众号,为学生的新媒体专业实践提供平台。2015年9月25日,以学生为主体力量建设的“衡师新传人”微信公众号,新闻与传播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成立,传播学院文化,现有关注者16027人,“衡师版《南山南》,我们把师院唱给你听!”累计阅读量达18500次,点赞数达400次,转发量达2000次。至今仍保持全校新媒体平台单条数据记录。

在专业媒体建设领域,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于院刊《发现》传播正能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同时,我院2014级广播电视学学生朱毅创办个人刊物《诗意青春》在我院学生中有很大的反响。是第一本由学生自主创办的刊物,提高了我院同学进行诗词创作的积极性,给全院热爱创作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现自我和学习交流的平台。

在文化活动建设领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主持人大赛得到了全校同学的支持和关注,成为了全校心怀主持梦想的同学们一个展现自己风采,实现自己梦想的盛大舞台。每年以不同主题举办的迎新晚会,让每个新生感受到学院的热情与关爱,让新生对大学少了一份迷茫,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为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明素养,新闻与传播学院“幸福心理五个一”和“创最美自习室”活动常抓不懈。同时,为了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结实志同道合朋友的平台,2016年,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了“新青年艺术团”,以展现我院莘莘学子的青春与活力。

二、建设“Happiness(幸福),Heath(健康),Harmory(和谐)”积极教育理念为目标,打造“诗意的德育H+”系列教育品牌

新闻与传播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以Happiness(幸福),Heath(健康),Harmory(和谐)三个教育理念为目标,在我院原有“新媒体工作室”、“新闻会客厅”的教育活动基础上,再次打造了“H+学生成长自助服务制度”自我思想教育活动品牌;“新青年‘寸草心’计划”、“新青年年度新锐人物评选”、“校训示范卓越种子班”建设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及“新青年学院成长论坛”、“新青年校外导师计划”等社会思政政治教育活动品牌,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内涵与道路,实践“诗意的德育”建设。

为规范学生行为,加强日常管理,新闻与传播学院严格探索实行《学风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学生党员、学生干部联系宿舍制度》、《学生干部量化考核制度》、《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制度》、《班级排名制度》、《学生综合测评管理执行与规范等》以制度为切入口,完善“H+学生成长自助服务制度”品牌,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服务”为理念开展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诚信为本”、“祖国在我心中”、“心无旁骛,求知问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视频大赛”、“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等系列活动。

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厚德、博学、砺志、笃行”校训班,党总支书记亲任班主任,选取典型学生组成班级,培训期一年,经历各项考核合格后毕业。校训班毕业的学生,在自己所在的原有班级发挥带头作用,传播正能量,以点及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目前,校训班已经实施一期,培养优秀学生45人,在各班级都为主干力量。学院“新青年‘寸草心’计划”走进农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16年,45名新闻与传播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四个“寸草心”幸福队各赴家乡开展主题为“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筑中国梦”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打破传统模式,倡导反哺归乡,获得学校优秀组织奖。2017年,“寸草心”幸福队又一次奔赴祁东幸福村开展“发现‘幸福’、喜迎十九大——祁东县归阳镇幸福村考察服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留守儿童捐助图书一角,并在幸福村成功挂牌为“寸草心”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基地。

“新青年校外导师计划”邀请了近百名校外专家为我院学生进行讲座,中国新闻史学泰斗、享誉国际的新闻大家方汉奇先生莅临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学指导,为学生讲述自己这一生如何奔跑在中国新闻事业马拉松上;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博导雷跃捷应邀在模拟演播厅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讲学,讲学主题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当前新闻舆论工作”;衡阳首部院线电影《暴雪将至》制片人肖乾操带领团队走进我院,在模拟演播厅进行宣讲,与在校大学生分享他在追梦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

三、以“以人为本·积极幸福”为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营造青年幸福故乡,开启“诗意的德育新航向

为了营造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开启新生的新生活和未来,依托于成立“新青年学院”,开展了“新青年学院•新生幸福起航”四大板块课程,从新生适应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榜样成长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四个角度为切入,开设“青春逐梦,幸福相逢”、新生见面会、“温暖你我,幸福同行”破冰团体辅导课、“幸福班级,你我共建”班主任见面会、“我的专业,我的梦想”专业思想教育、“安全同行,幸福常在”安全教育讲座、“我的追求,我的未来”专业生涯规划指导课、“新心相印,幸福启航”心理健康课、“条例治家,和谐校园”学习《新生手册》课、“幸福家园,相依相恋”学唱校歌、“新传故事,你我共述”新老生交流会、“新人到此,传奇开始”团学会部门招新等活动课程,获得2016年新生入学教育优秀组织奖,新生内务评比先进单位等。

新闻与传播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新青年H+”特色成长辅导室”为平台,坚持用积极心理学理念发展学生的优势与美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积极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学生积极适应社会,能够处理和面对挫折与挑战,培养具有“积极核心素养”的时代“新青年”。工作室建立了“学院-班级-宿舍”三级信息体系,形成了“专职辅导员+班主任+朋辈辅导员”和“群体辅导+个别指导”和“新媒体交流+电话交流+书信交流”的教育模式,在传统的思想提升、学业发展、生活适应、职业规范、危机应对和特殊群体辅导内容基础上,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优势与美德,构建积极的人格,以传统的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为基础,拓展有益于促进24个人格优势的成长辅导模式。

于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五年来,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各项比赛获奖无数,2014级广告学专业欧阳圆圆,杨浩,林鸠,沈颖等同学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分赛区优秀奖”、方晴,赵真邑,欧阳圆圆,沈颖,范梓莹“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佳作奖”、李苗苗,何慧夏,谢思思,曾雁等获得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南分赛区一等奖、崔水英同学获得湖南省高校新闻奖二等奖、2014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申巧凤同学湖南省大学生“两学一做”电视知识大赛一等奖、“最佳风采个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工作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也不断提高,获得2014年五四红旗团总支、2015年衡阳师范学院第十四届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奖、2015年“祖国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2015年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16年五四红旗团委、衡阳师范学院2016年新生入学教育优秀组织奖、衡阳师范学院2016年简历设计与模式面试大赛优秀组织奖、衡阳师范学院2016年大学生“两学一做”知识大赛二等奖、优秀组织奖等。

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在积极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探索、服务学生,立德树人,创开诗意的德育建设新篇章。

 

版权所有:衡阳师范学院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东校区) 雁峰区黄白路165号(西校区)

处长信箱:hynuxuegongchu@sina.com